国际在线消息(记者赵博 通讯员原之超 袁圣凯):2月21日,新编钟科技成果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。发布会上,由烟台豪特乐器有限公司联合武汉音乐学院、湖北省博物馆研制的新编钟震撼亮相。
烟台豪特乐器有限公司领导接受采访,介绍新编钟研发情况。(摄影 赵博)
据了解,编钟是我国传统的礼乐重器,是中国古代社会国家声音的载体与象征。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,编钟不仅凝聚了古老中华民族的智慧,同时也记载了每一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对传统文明的创新追求。距今2400多年前的曾侯乙编钟,被称为“稀世珍宝”、“世界奇迹”,它代表了人类青铜文化发展的巅峰,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史的伟大贡献。新编钟以曾侯乙编钟为基础,运用计算机集成控制科技、借助通用键盘界面的新编钟,使古老编钟焕发时代活力。
据介绍,在18号举行的“新编钟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”上,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、考古研究所前所长刘庆柱为组长的十名专家学者一致认为,传统结合现代、艺术联姻科技,新编钟是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交融的代表性成果,贯彻了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,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时代精神,是“国家声音”的当代载体。使“古为今用、洋为中用”的思想光辉和“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”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重要方针得到了具体落实,展示了 “发展优秀文化、创新传统文化”的开拓精神和中华民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。它的问世,为中国音乐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其独特的“中国声音”,将开辟“服务当代、联接中外、沟通世界、讲好中国故事”新渠道。
评价委员、中国文联原副主席徐沛东等著名音乐家多次使用“出乎意料、无比震撼”来表述对新编钟科研成果的感受。评委们一致认为,新编钟保持了曾侯乙编钟形制、纹饰等诸方面青铜工艺特色,尤其是传承了传统编钟特有的“中国声音”这一本质“基因”,同时又立足当代社会音乐生活和国际文化交流现实需求,采用国际音乐会音高标准和十二平均律进行音高设计与音准调校,尤其是通过计算机分析和集成控制技术的运用,把编钟演奏改革成将每一件钟科学配置一个钟槌,并按指令、演奏发音的标准化乐器。使传统编钟由多名演奏人员手握钟槌、钟棒的打击乐器,与时俱进地演变而成了以通用键盘为界面,使广大钢琴、电子琴演奏者都能弹奏的普通乐器。
按照不同的应用场合,新编钟有舞台固定陈列和车载流动巡展两种类型,均可以使用人工(键盘)演奏和自动(控制)演奏等两种方式——只要做成MIDI格式的音乐作品,均可以直接由新编钟进行自动演奏。